政府為何要推動電子病歷?
 

行政院衛生署電子病歷推動專案辦公室黃援傑主任表示,電子病歷的推動主要有下列兩大因素:

一、內在因素
1. 解決病歷檔案擺放空間不足與其他管理的問題
2. 簡化行政事務作業與節省人力成本
3. 提昇診療與服務品質之需求

二、外在因素
1. 醫療機構間互動的需要
2. 節省醫療資源與提升醫療安全
3. 因應法令/政策的變革
4. 配合大環境(節能減碳等)要求
 

  衛生署資訊中心主任徐嫦娥亦表示,衛生署規定病歷需要存放七年,傳統的紙張病歷不僅需要儲存的空間,還要有專人負責管理,但當看診的病患愈來愈多,勢必要有更大的存放空間;加上許多醫院都是位於精華地段,設置病歷存放空間的成本將更形可觀,又資訊化的時代已經來臨,使用紙張病歷更是浪費人力。
 

  徐嫦娥提到,每一位醫師的字跡都有所不同,若病歷上的字體不夠清晰,醫師或是醫護人員不易辨認,或因誤判而配錯藥品,都有可能造成醫療疏失,萬一病人的病情加重或死亡,還會演變為醫療糾紛;病人如果一次掛兩個門診,還會容易發生病歷未送達延遲看診的情況,最大的原因是病歷只有一份,每次只允許一個人翻閱,不過採用電子病歷後,將會改善這些問題。而使用電子病歷不只是管理上節省人力,且更具有研究的價值!
 

  徐嫦娥進一步提到,電子病歷格式因為已經標準化,故透過標準格式轉換,即能夠整合病人的所有資料,解決紙本病歷散佈在各家醫院,無法整理、歸戶等問題。另外,電子病歷只須將資料輸入電腦即可,不需要書寫文字,沒有字跡辨識的問題,
將會降低醫療疏失發生的機率。
 

  電子病歷已成世界潮流,掌握健康資訊,做自己的主人。因此因應時代的改變以及資訊的應用,發展電子病歷成為各醫院現階段推行的重點,而衛生署規劃的國民健康資訊建設計畫中,也將個人健康資訊交換及儲存列為主要分項之一,未來民眾將可以擁有其個人健康紀錄,完全跟上目前世界醫療資訊的潮流。


  「隨著科技進步,掌握個人健康狀況已是國際的趨勢!」徐嫦娥語帶肯定地說,除了我國正在推動電子病歷外,也有許多國家將其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的項目,其中美國更是由總統布希在二OO四年所提出,布希還強調,到了二O一四年,絕大部分的美國人民都將擁有屬於自己的電子病歷,另外像是英國、加拿大、新加坡也正在推動。
 

  儘管電子病歷的優點多,但多數的民眾仍會有資料外洩的疑慮。對此,徐嫦娥說,醫事人員登入電子病歷系統必須經過身分辨識,每一筆輸入的病歷都會有時間的戳記,傳輸病歷資料都會加密,保障民眾的資訊安全,民眾除了可以將資料存放在個人電腦中進行自我健康管理,也可以委託個人健康資料銀行及
健康諮詢管理機構代為儲存與管理。
 

  至於電子病歷要如何使用?徐嫦娥提到,未來民眾就醫時,可以利用隨身碟、光碟等載具,或存放在PDA 或有儲存功能的手機當中,也可以透過網路存取,提供看診醫生參考。徐嫦娥強調,預防勝於治療,民眾如在平日就能隨時注意身體的狀況,不僅能夠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,萬一真的發生病痛,更能達到及早發現、及早治療的目的。

(本文部分引用自今周刊545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