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檢查中心

糖尿病

(一)、什麼是糖尿病?
糖尿病是因為胰臟所分泌的胰島素不足或作用不良,使得糖分無法被人體正常利用而致血糖升高。

(二)、常見的症狀:
絕大多數的糖尿病在發病早期時都沒有明顯症狀,除非做健康檢查,否則不易發現。隨著病情演變,逐漸就會有小便次數增加、口渴、飢餓、疲勞、體重減輕、傷口不易癒合、皮膚搔癢等等症狀出現。

(三)、治療:
糖尿病的控制有賴於飲食、運動、胰島素或口服抗糖尿病藥三者之間互相配合。

(四)、日常照護及注意事項:
(1)規律的生活是控制糖尿病的基礎:糖尿病病友經由適當的飲食、運動、藥物控制及自我偵測,都可和一般人一樣過著正常的生活。

(2)飲食原則:宜少量多餐為原則,忌暴飲暴食。應避免進食甜份過高、含澱粉質高的食物。單醣類飲食如 汽水、蜂蜜等食物應減少食用。烹調方式宜多採清蒸、水煮或涼拌,宜避忌油煎及炸的食物。忌用動物油。應增加葉菜類等高纖維食物的攝取。另外,酒類的熱量也高,也需盡量戒之。

(3)運動原則:運動次數最好每週1~3次,每次20~30分鐘,可視個人耐受度做調整,以達到出汗而不覺得疲憊為原則。步行、慢跑、各種球類運動、游泳或登山等,都是可行的運動。運動時間最好安排在飯後半小時至一小時之間。當血糖值超過 300mg/dl 時不鼓勵運動,因過度的運動反而會促使肝醣轉化而使血糖上升。飯前空腹時也不宜安排運動,因可能會導致低血糖
 



高血脂症

(一)什麼是高血脂症?
血中的三酸甘油脂(Triglyceride)和總膽固醇(Total cholesterol),其中之一或兩者皆超過正常值時即稱為高血脂症。這些脂肪沉澱在動脈血管壁上,導致動脈硬化,是造成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的危險因子。

(二)造成高血脂症的原因:
     1. 總熱量攝取過多
     2. 總脂肪量攝取過多
     3. 缺乏運動
     4. 酒精攝取過多。

(三)高血脂症日常生活應注意事項:
     1. 維持理想體重的範圍。
     2. 控制膽固醇攝取。
     3. 少吃含高飽和脂肪酸食物。
     4. 慎選烹調油:宜選用含高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之烹調油,如橄欖油、芥花油等。
     5. 多食含新鮮蔬果之高纖維飲食:每餐應至少半碗青菜及2-3份水果。
     6. 少吃含鈉高的食物:少吃加工食品,少用醬料、沾料。
     7. 減少外食

 



痛風關節炎
(一)什麼是痛風?
細胞內的核酸─普林(purine)代謝異常,導致尿酸在血液中濃度升高,尿酸鹽沉積在關節腔內,造成關節紅腫及劇烈疼痛。

(二)常見的症狀:
1.最初是一個或多個末稍關節的劇烈疼痛,通常合併有發炎,腫脹及壓痛等症,大腳趾是第一 個最常受犯的關節。
2.常因飢渴、大量飲酒、飲食不正常、壓力及服用阿斯匹靈與利尿劑而誘發。
3.發作常呈不定期的型態。反覆急性發作後,病況會慢性化而造成某些關節永久性變形,導致 肢體殘障與畸形。

(三)日常照護及注意事項:
1. 多喝水,每日2000c c以上。
2. 避免含高普林類食物,如內臟類、沙丁魚、肉汁、乾豆類等。
3. 可進食鹼性食物,如牛奶、馬鈴薯、柑橘類水果等,以維持尿液較高的pH值,減少尿酸鹽 結晶的沉澱。
4. 保持理想體重,避免暴飲暴食及食用油炸及油酥類食物。
5. 痛風發作時應坐下或臥床休息,將受犯的肢體抬高。
 



冠狀動脈心臟病
(一)什麼是冠狀動脈心臟病?
冠狀動脈心臟病簡稱冠心病,是因心臟本身血管(冠狀動脈)發生病變所造成的。當冠狀動脈的腔管因各種原因(例如膽固醇類的脂質積聚在內壁上)而變狹窄時,血液循環受到限制,心臟肌肉出現缺氧的現象,嚴重的,會造成心肌梗塞、壞死,突發重度的心律不整及猝死。

(二)常見的症狀:
典型的症狀是胸悶、胸痛並放射至左肩部及左上臂、冒冷汗及呼吸困難等。

(三)冠心病的診斷:
症狀、冠心病的危險因子、靜態心電圖檢查、運動心電圖、核子造影、心臟冠狀動脈攝影及心導管檢查等。

(四)日常照護及注意事項:
控制高血壓、糖尿病、減少攝取高膽固醇食物、多吃青菜、水果等高纖食品,少鹽、少刺激性食物、維持適當的體重、戒煙、適度運動(一週至少三次,每次30分鐘)、保持心情愉快等,都能使冠心病發生的機率降低。
 


 

幽門螺旋桿菌
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螺旋狀帶有鞭毛的細菌,喜歡住在胃的末端—幽門的前方,因而得名,英文叫作 Helicobacter pylori,簡稱 HP。
(一)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有沒有關係
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會造成慢性胃炎,大多數(七八成)感染者沒有任何症狀。會造成消化性潰瘍者約有 20%,1%感染者日後會發生胃癌。
(二)幽門螺旋桿菌在台灣的感染率為何
感染率的高低與衛生環境有關,經濟繁榮的已開發國家感染率低(約 20%),未開發國家的感染率較高(大 於 50%)。台灣剛好介於開發中及已開發國家之間,十歲以下感染率約 10%,到了三、四十歲,感染率就升到 30–50%。
(三)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受到幽門螺旋桿菌之感染
   1. 血清檢測:利用抽血來檢測血液中有無幽門螺旋桿菌之抗體,準確度高,流行病學之研究常利用此方法。但是殺菌治療後,抗體可能持續存在好幾個月不會消失。
   2. 呼氣試驗:讓患者吞下特殊液體,經由幽門螺旋桿菌分解後,呼出之氣體可偵測到特殊成份。
   3. 胃鏡檢查:利用胃鏡在幽門附近作切片,再以特殊試驗(快速尿素酶試驗)或是以顯微鏡直接觀察。
   4. 細菌培養:利用胃鏡在幽門附近作切片後作細菌培養,比較耗時且培養不易(敏感性較低)。臨床上用來檢測幽門螺旋桿菌對抗生素之敏感度及抗藥性。
(四)哪些人應該接受幽門螺旋桿菌之檢查
   1. 有症狀者:曾經或正為消化性潰瘍所苦患者。
   2. 無症狀者:通常不建議,除非有特殊情況(有胃癌家族病史或胃癌高發生率族群)。
(五)幽門螺旋桿菌會不會傳染給家中小孩?需不要需要公筷母匙?
  會!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途徑會經人與人之間傳染,病從口入。應避免咀嚼後再餵食幼兒。其他隔離措施無法保證完全斷絕傳染途徑,況且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並無立即性危險也容易用藥物根除。
(六)幽門螺旋桿菌會導致胃癌
 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日後胃癌發生的機率是未感染者的 2–6 倍。但是胃癌的成因錯綜複雜,很難以單一 因素來解釋。非洲是世界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最高的地區,卻不是胃癌好發地區。日本是好發胃癌的國家,但是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相比,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並沒有特別高。
(七)如何根除幽門螺旋桿菌
  三合一療法:治療潰瘍的特效藥合併兩種抗生素使用一至二星期,成功率高達八九成。其他健康食品或益生菌充其量僅有輕微抑菌效果,並無法達到殺菌目的。



 肝硬化
(一)什麼是肝硬化?
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的肝臟疾病,主要是肝細胞受到破壞 ,細胞發生變性與壞死 ,導致肝結構變形,肝組織出現結節與程度不一的纖維化。肝硬化好犯於40~60歲,病毒性肝炎(在台灣最常見是B型與C型肝炎)與過度飲酒是導致肝硬化最常見的原因。

(二)常見的症狀與徵候:
大多數初期肝硬化多沒有症狀 。當功能性的細胞組織破壞到數量不敷身體所需時 ,就會有以下的症狀或徵候出現:
  1.疲倦、噁心、嘔吐、厭食、消化不良等。
  2.黃疸、茶色尿、皮膚癢。
  3.手掌紅斑(硃砂掌)、上胸部蜘蛛形血管痔。
  4.腹脹(腹水),下肢水腫,甚至陰囊水腫。
  5.食道靜脈瘤、胃靜脈瘤、直腸靜脈瘤與痔瘡。
  6.脾腫大,貧血、出血傾向。

(三)日常照護及注意事項:
飲食注意事項:
  1.飲食:採高醣(如果汁加醣、糖果、水果等)及適量蛋白飲食(如魚、肉、蛋、牛奶、乾酪 等不宜過多)。
  2.併有食道靜脈曲張者,需避免粗糙、堅硬、過燙的食物且應細嚼慢嚥。
  3.併有腹水、水腫之病人應採低鹽飲食,並限制水份攝取的量,每日量體重,若體重增加表示 腹水量可能增多。
  4.若食慾不掁可採少量多餐方式進食。

日常生活注意事項:
  1.規律生活,戒煙及戒酒。
  2.充份休息,避免疲倦及過份激烈的運動。
  3.使用軟毛牙刷,並勤於更換,以免牙齦出血。
  4.應保持大便通暢,因便秘易導致肝腦病變。
  5.遵照醫師指示服藥,勿私自服用成藥。
  6.預防感染,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。
  7.若有傷口出血,應以較長的時間壓迫止血。
  8.注意有無出血徵兆(臉色蒼白、頭暈、脈搏變快、冒冷汗、解黑色大便)。
 



膽結石
(一)膽結石的種類
膽結石依分佈部位,分別有膽囊結石、總膽管結石及肝內膽管結石等。依組成成分可分膽固醇石及膽色素石,後者含鈣量較多。

(二)常見的症狀:
部分病人終其一生毫無症狀。若出現症狀,則從食慾不振、噁心、嘔吐、腹脹到劇烈上腹部絞痛都有可能。有些病例會併發急性膽囊發炎膽管發炎、甚至蓄膿或壞疽,引發黃疸、發冷、發燒乃至於血壓降低、休克等現象。

(三)日常照護及注意事項:
採低脂飲食,避免吃肥肉和家禽類的皮,也不宜吃太飽。
烹調宜採清蒸、清燉、白煮、紅燒、涼拌等方式。
烹調後若湯汁上有浮油應去除。頻頻有症狀出現或已有合併症者,應尋求醫師協助。
 



消化性潰瘍
(一)什麼是消化性潰瘍?
黏膜發生蝕爛現象稱為潰瘍,發生於消化道者,特別是上消化道的胃及十二指腸,因為其發生機轉與消化酵素及胃酸有關,所以特稱為消化性潰瘍。近十年來的研究發現,潰瘍的產生與胃黏膜上的幽門桿菌也有密切的關聯。

(二)常見的症狀:
疼痛:一般來說,十二指腸潰瘍的症狀比較明確,通常是進食後 2~3 小時,也就是空腹時,出 現疼痛。胃潰瘍的症狀就比較不一定,空腹痛或吃飽後痛都有可能。 嗝酸、噁心、脹氣等。 解黑便、吐血或咖啡狀液體(表示出血)

(三)日常照護及注意事項:
  1.生活作息應規律,不要熬夜;少發脾氣,保持心情愉快。
  2.進餐宜定時定量、細嚼慢嚥。若是容易有饑餓感而覺得不舒服,也可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。
  3.宜避免刺激性食物,如:咖啡、酒、濃茶、辣椒、芥茉等。
  4.不抽煙、不喝酒。
  5.抽煙要完全戒除,飲酒宜適量,淺酌即止。
  6.需要服用止痛消炎藥時,應與醫師洽商。
 



脂肪肝
(一)什麼是脂肪肝?
肝臟細胞中蓄積過量的脂肪泡粒,使肝細胞變大,整個肝臟也變得腫脹,稱為脂肪肝。脂肪肝可分為「大泡性脂肪肝」與「小泡性脂肪肝」兩類。造成大泡性脂肪肝較常見的原因包括酗酒、C型肝炎、糖尿病及肥胖症等 。小泡性脂肪肝的成因則有懷孕末期急性脂肪肝、服用大量四環黴素及小兒的雷氏症候群等。

(二)常見的症狀:
臨床上絕大部分的脂肪肝患者都沒有症狀,必須經由健康檢查才能發現。

(三)預防及治療:
一般所說的脂肪肝,指的是大泡性脂肪肝。治療脂肪肝需要先了解成因。酗酒者必須戒酒,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,C 型肝炎視情況考慮給予抗病毒治療。對於體重過重及肥胖者,節制飲食及適度運動後使體重減輕,脂肪肝也會隨着著而改善。
 



B型肝炎
(一)什麼是B型肝炎?
B型肝炎為B型肝炎病毒感染造成,一般是經由血液或體液(例如精液,組織液)所傳染,正常的皮膚因為有保護外來病菌侵犯的功能,所以即使是接觸到病人的體液,只要接觸者的皮膚沒有傷口,被傳染的機會是很小的,另外由唾液傳染的機會比起血液或體液來的低,所以和 B 型肝炎的病人一起用餐,並不需要特別擔心。但是如果是黏膜部分接觸到B型肝炎病人的體液 (例如眼睛,生殖器黏膜,口腔黏膜), 被感染的機會就比較大了,所以還是不能跟B型肝炎患者共用牙刷或隱形眼鏡 。如果這些部位接觸到B型肝炎病人的體液 ,最好馬上用大量的清水或生理食鹽水沖洗,可以減少被傳染的機會。

(二)常見的症狀:
感染 B型肝炎後,病毒主要會造成肝臟的發炎,因此可能引發急性肝炎,造成疲倦,黃疸,食慾不振等等現象 。另外有一群病人會跟病毒長期相處,成為慢性肝炎患者或者B型肝炎帶原者。 慢性化的這群病人 ,常常是沒有症狀的 ,但是如果病毒的數目急遽增加的時候 ,這群病患也可能變成急性肝炎發作。在多次的急性肝炎發作之後,有一部份的病患會有肝硬化的現象,一部份的人也會造成肝癌。

(三)如何預防:
  1. 不跟B型肝炎患者共用牙刷,刮鬍刀,針筒等等。
  2. 避免危險性行為。
  3. B型肝炎孕婦在生產前,需告知醫師以便避免新生兒感染B型肝炎。
  4. 即將前往高危險地區,建議接受疫苗注射。
  5. 避免使用不明成藥,造成急性肝炎發作。
  6. 減少酒精攝取,避免B型肝炎惡化 。
 



青光眼
(一)什麼是青光眼?
一般眼壓的正常範圍是12~21毫米汞柱之間。若眼壓升高超過正常值一段時間後,便可能壓迫到視神經使視野產生缺損,這種狀況稱為青光眼。

(二)常見的症狀:
一般可分為(1)開放性青光眼:通常隱襲性發病,初期常沒有症狀,逐漸出現視力缺損、霧視、虹視、近讀困難、頭眼部疼痛等現象(2)閉鎖性青光眼:可能隱襲或急性發作。

(三)日常照護及注意事項:
  1.日常生活宜注意避免會引起眼壓上升的動作,例如:
   Ⅰ.減少彎腰的動作,如須放置物品及綁鞋帶均宜採蹲式。
   Ⅱ.避免瑜珈倒立、憋氣及舉拿重物時突然轉頭的動作。打噴嚏、咳嗽及解便時不要過度用力。
   Ⅲ.保持情緒穩定,避免生氣及過度激動或興奮。
  2.避免飲用刺激性飲料如咖啡及酒等。
  3.儘量避免一次大量飲水(少量多次)。
  4.在夜間或暗室活動時要特別小心。
  5.青光眼有家族性傾向,應鼓勵成年家人定期檢查,以期早期發現及治療。
 



白內障
(一)什麼是白內障?
正常眼睛內的晶體是雙面圓形的透明組織 , 如果晶體出現混濁而導致視力障礙 , 就稱為白內障。

(二)常見的症狀:
通常不會感到疼痛,隨著混濁程度加重,會逐漸出現眼睛疲勞、霧視、辨色力變差及視力衰退等現象。

(三)日常照護及注意事項:
避免光直射眼睛,戶外活動可用暗色眼鏡或點弱散瞳劑。通常唯一積極的治療方式是外科手術,但必須混濁程度已造成日常生活不便時,才是手術的時機。可先就狀況較差的一眼進行手術,它眼若仍有足夠視力可暫緩手術。
 



骨質疏鬆症
(一)什麼是骨質疏鬆症?
骨骼是一種不斷在變動與重塑的組織。一般來說,三十歲是人體骨質密度最高的時候,此後由於多重因素,使骨質的生成減少而耗損增加,導致骨實質減少而容易骨折。組織形態上骨小樑變細而分得更開,稱為骨質疏鬆症。

(二)危險因素:
  1.內分泌異常:停經 ﹝動情素減少﹞,副甲狀腺機能亢進,甲狀腺機能異常 ,第一型糖尿病, 腎上腺機能異常。
  2.鈣的攝取量少。
  3.遺傳因素:維生素D的受器分子。
  4.機械性因素;運動太少,長期臥床。
  5.長期酗酒及服用藥物如類固醇等。

(三)日常照護及注意事項:
  1.鼓勵多攝取富含鈣、蛋白質、維生素D的飲食,如:魚、肉、豆類、豆腐和一些綠色蔬菜,有 助於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。對飲用牛奶沒有乳糖不適應狀況的人,也可以多喝牛奶。
  2.已切除卵巢或停經的婦女,應給予動情素補充治療。
  3.鼓勵多做戶外運動,一方面增加身體曬太陽的機會﹝陽光有助於製造維生素D﹞,另方面也可 為以保持對骨骼的機械性刺激﹝機械性刺激是骨骼正常重塑的必要條件﹞。
  4.上年紀者,平時應儘量維持良好的姿勢,避免突然彎腰、震動或用力舉高。

 



甲狀腺

(一)甲狀腺位置與功能
甲狀腺位於頸部氣管前方,約在喉結下方,分為左右兩葉。甲狀腺製造甲狀腺素,是影響人體新陳代謝最重要的荷爾蒙。


(二)常見的甲狀腺疾病
  1. 以甲狀腺功能區分,如甲狀腺荷爾蒙分泌過多所產生之病症,稱為甲狀腺機能亢進。如甲狀腺荷爾蒙分 泌不足 所造成的病症則稱為甲狀腺機能低下。
  2. 以甲狀腺構造區分,有單純性甲狀腺腫、瀰漫性甲狀腺腫、單一性甲狀腺結節、多發性甲狀腺結節腫與 甲狀腺惡性腫瘤等。
  3. 以甲狀腺感染區分,常見有亞急性甲狀腺炎、急性甲狀腺炎等。


(三)甲狀腺的檢查
  1. 雙手做頸部觸診可做為甲狀腺是否腫大之初步篩檢。
  2. 血液中甲狀腺相關荷爾蒙濃度檢測可知甲狀腺功能是否異常。
  3. 甲狀腺超音波檢查可看出甲狀腺的形狀是否腫大或有無結節。
  4. 甲狀腺細針細胞穿刺檢查可做甲狀腺結節是良性或惡性的參考 。
  5. 甲狀腺核子掃描也可做為甲狀腺功能與構造檢測參考,或是甲狀腺癌術後追蹤。


(四)甲狀腺結節腫的治療
  1. 要先抽血測甲狀腺功能是否受到影響,並根據結果由醫師安排進一步檢查。
  2. 有些人會服用甲狀腺素來抑制結節變大,但並非每個人都有效。
  3. 手術切除是唯一最有效的治療方法,但需請外科醫師評估。
  4. 比較大的結節如果不想開刀,至少應做一次甲狀腺細胞穿刺檢查。
  5. 如果已有頸部壓迫情形,就算細胞檢查是良性,仍應考慮開刀。
  6. 只要結節有惡性可能,一定要手術切除。


(五)甲狀腺機能低下的治療
  1. 常見原因為自體免疫疾病(如橋本氏甲狀腺炎)、甲狀腺手術切除、接受放射性碘治療。
  2. 抽血檢查:低的 T3、T4 值。通常 TSH 值偏高。
  3. 常見症狀為疲倦、怕泠、體重增加、便祕、水腫、脖子腫大。
  4. 治療以口服甲狀腺素為主。
  5. 治療中需定期追蹤甲狀腺功能。


●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治療
  (一) 常見原因為自體免疫疾病、毒性甲狀腺結節、服用過量甲狀腺素、服用抗心率不整藥。
  (二) 抽血檢查:高的 T3、T4 值。通常 TSH 值偏低。
  (三) 常見症狀為心悸、心跳快、手抖、易緊張、失眠、怕熱、易流汗、體重減輕、走路會喘、眼晴突出、脖子 腫大、下肢水腫、容易餓、常腹瀉。
  (四) 甲狀腺機能亢進目前常用之治療方式有三種:
   1. 口服抗甲狀腺藥。需每日服藥,通常至少要一年半至二年的療程。
   2. 手術治療。通常是切除部份甲狀腺。
   3. 口服放射性碘。通常只須服用一次即可。
  (五) 治療中需定期追蹤甲狀腺功能。
  (六) 病人應避免吃海帶、紫菜、海苔等食物。辛辣食品、咖啡、濃茶應少攝食。